波托西省蘇瑪赫.奧爾科(「美麗山丘」),始於1545年

1000 Decade of Change Single Image

過去,在礦場婦女一直在男人身旁工作,但卻被認定會帶來厄運。

工作待遇差異,對採礦作業認知不足,危機四伏的礦坑,以及男礦工間抱持着「礦洞工作不適合女流之輩」的共同信念,令她們感到被貶低、被輕視。因此,大部分婦女選擇離開礦坑,轉而投入露天採礦工作,實際上是清理尾礦。

她們的困境是暴力、殖民和流徙歷史過程所造成。

波托西礦在476年前遭掠奪及剝削。波托西山或波托西的里科山是西班牙語名稱,在基丘亞語是「Sumaj Orck’o」(意即「美麗山丘」)。現時看來,「美麗山丘」之名很有諷刺意味。

位於玻利納亞波托西省里科山的眾多礦場,從古至今依然是採礦重地。海拔超過4,500米高的里科山中,延綿不斷的坑道互相連接着取之不竭的礦場,為西班牙帝國以至整個歐洲在征服美洲期間供應白銀,數量遠超世界其他地區。廿一世紀仍在進行資源開發的里科山,為歐洲帶來了財富和繁榮。西班牙人的富強,是由在礦場被強制勞動的土著奴隸的性命換來的。

波托西市仍活在里科山的陰霾中。礦山開發持續是本地經濟的基礎,而玻利維亞在獨立成國後兩個多世紀,仍未能為礦井訂立有效開採期限,包括小童在內的無數礦工持續喪命。每天約15,000名礦工下降至玻利維亞條件非常艱苦的礦井中,在超過80米的地底下,氣溫上升至40°C,空氣中混雜濕氣、塵土、銀、硫和砷顆粒。在這種極端條件下工作的人,壽命鮮有超過45歲,縱然如此,人們仍每天在山腹中工作。

波托西礦場是拉丁美洲中若干最古老的,半個世紀過去了,依然在運作。這些礦場也是巨大的,未癒合的傷口。最初,這是西班牙征服者為剝削殖民地而造成的傷口,但時至今日,歷屆政府都沒有修補這些傷口的意思。

地址
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八樓
電話
3943 9632
電郵地址
mocc@cuhk.edu.hk
開放時間:
星期一、二、四至六: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
星期三、星期日,公眾假期及大學假期(12月24及31日,及農曆除夕):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