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望遠
• 三極峰會錄像
沈祖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請談談你對合作成立博物館的看法和感受。
香港中文大學一向關注環境。為了令香港成為一個更宜居、更環保的城市,我們和社會上不同的持份者合作,提高大眾環保意識,推動香港的可持續發展。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認同我們的信念,並支持中大成立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這博物館不僅是香港一項重要的環保先導計劃,更體現了賽馬會和中大多年的合作夥伴關係。
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的工作如何與中文大學的使命相符?
- 中大致力推動跨學科環境研究和教育,積極跟公眾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透過氣候變化博物館和地球保源行動舉辦的社區活動,我們廣泛接觸公眾及全港中小學,一同實踐環保願景。
- 博物館的成立除了服務社會外,也為中大學生提供豐富、全面的學習機會。博物館招募超過80名中大學生,他們完成訓練和考核後擔任導賞員。透過與參觀者互動,學生導賞員協助在社區傳遞知識,同時亦豐富了學習和人生經驗。
博物館未來有甚麼發展計劃?
成立博物館只是第一步,我們會推行可持續的計劃,啟發個人改變行為,積極承擔環保責任,以舒緩氣候變化的影響,共同建構一個環保的社會。例如:博物館定期舉辦不同形式和內容的活動,包括專家演講、環保工作坊等,鼓勵大眾實踐綠色生活,亦會推出專題展覽,展出有關氣候變化及環境的最新資訊,以及富趣味性和多元化的課題。
你對氣候變化的看法?
近年全球的氣候和天氣出現突變,氣溫上升不時導致極端天氣現象,如洪水氾濫和熱浪。我們必須認識氣候變化的威脅,盡早推廣低碳文化、改變生活方式及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以降低未來風險和負擔。
張亮先生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請談談你對合作成立博物館的看法和感受。
香港賽馬會衷心恭賀氣候變化博物館成立一周年。氣候變化博物館是全港首個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在設計上運用了自然採光、通風、節能等元素,宣揚綠色建築的概念,切合香港需要。
我們尤其感謝李樂詩博士提供多年來在北極、南極及珠穆朗瑪峰考察時所搜集的珍貴資料和紀錄,配合博物館內精心設計的多媒體展品,為參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新體驗。展覽生動地介紹全球暖化和氣候變化的影響,讓公眾更了解環境、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等迫切議題。
博物館的成立和營運有賴香港中文大學的積極規劃與有效管理。中大與馬會攜手推出為期五年的社區參與計劃「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透過推行知識傳遞,舉辦公眾教育活動,及與學校和非政府機構結成「減碳伙伴」,鼓勵公眾參與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08年主導推出「環保計劃」,地球保源行動是其中一個項目。中大在環境保育方面的教研多有建樹,透過博物館和地球保源行動的其他活動,與公眾分享科研成果和環保知識,加強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認知和實踐。自2012年成立以來,地球保源行動已經成功籌辦過兩次國際學術會議、十次公開論壇、十二次工作坊和兩次環保嘉年華。
李樂詩博士
極地博物館基金創辦人、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
請談談你對合作成立博物館的看法和感受。
- 成立氣候變化博物館是我的夢想。20多年來,我嘗試推動政府和機構成立極地博物館以分享科研團隊的考察成果和經驗,可惜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成事……直到去年,非常感謝中文大學沈祖堯校長和香港賽馬會的支持,這個夢想終於成真。
- 我希望參觀者可以透過博物館的展品認識極地和氣候變化的情況,從而了解地球的環境狀態。
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的工作如何與你的使命相符?
- 1986年我獲邀參加國家第二次南極考察,自此與極地結下不解之緣。透過其後多次極地考察,目睹地球環境受到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我感到憂慮焦急,希望喚起更多人關注。因此,我積極和內地科研團隊和政府官員合作,促進訊息交流,讓更多人了解到極地考察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 我以藝術手法包裝科學工作,利用文字和圖片記錄極地生活。氣候變化博物館以說故事的形式(storytelling approach)帶領參觀者踏上考察之旅,探索全球暖化的影響,以及認識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這和我以藝術包裝科學的手法相近。
未來有甚麼發展計劃?
- 博物館會定期更新展品,我正在物色合適的照片和資料。
- 我也會透過不同渠道向市民大眾宣傳,鼓勵他們參觀博物館,認識更多有關氣候變化的資訊。我最喜歡和年輕一代分享我的經歷,希望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
你對氣候變化的看法?
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越來越明顯,全球溫度上升,四時失序,酸雨不斷,汛旱無常。「我們現在生存的是一個怎樣的環境?我們要把一個怎樣的環境交給下一代?」這都是值得思考的題目。大家必須珍惜資源,減少浪費,努力保護我們的地球。未來,就在我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