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造極
李樂詩博士曾踏足兩極古陸冰雪,處身世界天險高峰,更曾戰勝癌症……種種獨特經歷,練就她遼闊的胸襟與廣博的視野。香港中文大學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創建了一個平台讓李博士分享經驗、啟迪智慧。
李樂詩博士是全球首位踏足南北極及珠穆朗瑪峰的中國籍女探險家,自1985年第一次到南極,便開始迷上極地荒蕪之美,希望參透她蘊含的科學奧秘。李博士參與國家南北極科學考察,年來到過南極八次,亦十次涉足北極,更於1991年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
李博士將南北極比喻為兩部空調機,操控全球大陸的溫度。基於對兩極無窮的好奇心,她深入研究探索這些原始環境,認識到污染和氣候變化的影響,也感受到全球暖化的禍害。
「極地環境——尤其在北極的轉變非常顯著。1987年時雪仍然很厚,往返村落之間很容易;但隨著冰雪變薄,我們便要走得非常小心。」
李樂詩第一次到北極考察時,曾在格陵蘭北部圖勒空軍基地和當地村落住了一個月,期間向因紐特人(又稱愛斯基摩人)學習搭建冰屋、生吃海豹肉,掌握雪域求生技巧。
李博士其後多次參與中國北冰洋考察,每次考察,破冰船都向北面前進多一點,海冰融化速度令人憂心。
「北極圈內的國家開始開發新能源,加上航道開通都會帶來環境問題。」受污染的水會危害魚類以至食物鏈的源頭,影響海洋生態。
李博士過去從事廣告設計,早期透過自己的公司和變賣物業,自資到極地考察,後來才開始尋求資助。八十年代正值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她秉承赤子之心,盼望將國外的知識帶到國內。她憶述:「目睹科學家在極端的環境下努力不懈,實在令我由衷感動。但我也發現科學家要向大眾推廣這些知識並不容易。」
李博士的專業才華,正好大派用場。她全力投入考察,記錄科學家的工作,估計至今拍攝照片及影片逾二十萬之數。
李博士終身奉獻給極地探索及環境保育,在大專院校及學校講課,與學生分享她的經驗。她建議學生放眼遠方,「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年輕人唯有力爭上游,擴闊視野,方明宇宙之奧秘。」一次在中大講學後,李博士向校長沈祖堯教授表達建立氣候變化博物館的心願,沈校長馬上表示支持,並承諾中大會提供地方。博物館落成至今一周年,莘莘學子,以至市民大眾,皆同受惠。
取自兩極和珠穆朗瑪峰的冰芯樣本顯示全球污染日趨嚴重。當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的污染影響遠達喜馬拉雅山、氣候變化令兩極和冰川急劇融化,警號其實已在地球響起。
「喜馬拉雅山是亞洲的水塔,為印度、泰國和中國等地方提供食水。如果這個水塔融掉一半,我們還有甚麼指望?」
李博士把患癌歸咎於飲用受污染的水。她曾經到珠穆朗瑪峰的南北坡考察兩個月,當時中國基地的設施尚未完備,沒有濾水裝置,隊員只能飲用融化的雪水,沒想到低估了雪水受污染程度。
年屆72歲的李博士於2000年確診患癌,但因工作繁忙而延遲治療,最終在2004年接受手術切除結腸十吋。手術後醫生告訴她可能只餘下兩年壽命,她的反應是擔憂兩年時間不足夠將珍藏的照片數碼化;結果,她頑強的生命力大出醫生意料之外。
李博士剛於年中獲美國女性地理學家協會頒授女地理學家金獎。她打算將珍藏的照片全部贈予氣候變化博物館,「希望可以先完成所有工作,然後為自己多活五年,」李博士說:「他日回首看我的一生,目標實現,獲益良多,當可算死而無憾了。」